(我逻辑混乱,只是记一下我的想法)
香港社会福利好,确实好,想享受就去排队。排公屋排十几年排到一间刚s过人的房,你说要不要呢,不要就继续排,再排多几年;去公立医院看病,看咯,人都走了说不定还没排到。每个月有几千块钱综援,刚够生存但也好过没有。有钱的请菲佣姐姐,没钱就只能去这些养老院。
香港总给我一种很割裂的感觉,我每次上下班都会经过一个地下通道,里面全是流浪汉,他们捡来桌子衣柜床拉上帘子给自己组装了一个小家,周围都是高楼大厦中环金融中心
因为前阵子才看过另一部弱势群体受难的经典影片《熔炉》,免不了将两者比较。
熔炉中,受害者是残疾儿童、孤儿,施害者是校方管理者,主角是学校聘用的美术老师;而这部影片,受害者是残疾人、孤寡老人,施害者是院方经营者,主角是记者。
故事都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不为人知的角落,而老师揭露邪恶等同于砸自己的饭碗,而记者曝光真相是本职工作,可见熔炉的主角难度更大。
都出现了法庭,并存在残疾人士取证困难的问题。
然而两部影片也有不少差异。
熔炉没有探讨老师这个职业
超前点映,非常不错。影片针对老人养老问题的社会现实,提出拷问。作为家里有失能老人的情况,更加有所感触。一方面,因不能自理,需要付出体力和时间照顾;一方面,老人因为失能而情绪不健康,常有怨怼、沮丧、恚怒,如再伴随阿兹海默或健忘,则更加要劳心劳力。凡事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,一天简单,经年则难。个中艰辛,唯有自知。
说回影片,香港作为寸土寸金之地,房价颇高,贫富差距大,劏房、“鸽子笼”、“怪兽大楼”、“龙床盘”等各式各样的屋型都诞生出来。残疾人靠排队入住福利院要十余年
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,关注香港残疾院舍公立床位不足、私立虐待院友问题,以媒体人追求正义与善良的报道展开,揭露残酷现实,探讨新闻的伦理边界。
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“敢拍”,针砭社会问题之大胆、深入,在银幕难得一见,相比之下《不止不休》的笔触温柔了很多。在这里,媒体侦查组记者被赋予了侦探一样的角色使命,伪装成病人家属调查取证,终于将院舍罪行曝光于白日之下。然而,法律有时难以为恶人定罪,我们常说不要追求“完美受害者”,可是有时恶人也不是“完美伤害者”
令人难忘的犯罪片 《白日之下》:阳光下无新事,还是要保持愤怒与善良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admin123.com.cn/a/yingshi/kandianying-75697.html